完整的自动化工控系统是 “硬件 + 软件 + 网络” 的结合,各部分分工明确:
组成部分 核心设备 / 软件 作用
控制层(大脑) PLC、工业计算机(IPC)、运动控制器、DCS 接收传感器信号,执行逻辑运算、轨迹规划、数据处理,输出控制指令
检测层(五官) 工业传感器、编码器、流量计、压力表 采集生产过程中的物理量(温度、压力、位置、流量),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执行层(手脚) 伺服电机 / 驱动器、变频器、气缸、电磁阀 接收控制器指令,完成具体动作(如定位、调速、开关阀门、推动负载)
网络层(神经) 工业以太网(Profinet/EtherCAT)、RS485 实现各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如 PLC 与传感器、执行器的通信),确保协同工作
软件层(灵魂) HMI(人机界面)、SCADA、MES、编程软件 可视化操作(如触摸屏设定参数)、生产监控、数据统计、程序编写(如梯形图)
举个实际例子:一条自动化输送线的工控逻辑
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到位→ 信号通过 RS485 传给 PLC→ PLC 判断后输出指令→ 伺服驱动器控制电机停在指定位置→ 电磁阀驱动气缸夹紧工件→ HMI 显示 “工件就绪”,全程无需人工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