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黑鸡苗养殖过程中,如何预防球虫病?

双女士    2025-11-17 07:55:42    28次浏览

球虫病预防核心是 “环境控湿 + 定期驱虫 + 免疫防护”,针对性阻断球虫繁殖传播,尤其 3-6 周龄黑鸡苗需重点防控,具体措施如下:

一、优化养殖环境,切断传播途径

严控湿度与通风:保持鸡舍湿度 55%-65%,湿度过高(超 70%)易滋生球虫卵囊,每天定时通风 1-2 次,每次 30 分钟,避免潮湿闷热环境。

加强粪便管理:每天清理鸡苗粪便,及时运出养殖区域深埋或发酵处理,减少粪便中球虫卵囊污染料槽、饮水器和地面。

控制养殖密度:3-6 周龄每平方米饲养 15-20 只,避免密度过高导致鸡苗踩踏、粪便堆积,降低虫卵接触概率。

二、科学预防,阻断感染

阶段性用药:从 15 日龄开始,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球虫(如地克珠利、氨丙啉),连续使用 5-7 天为一个周期,间隔 10-15 天再重复一个周期,直至 45 日龄(球虫高发期结束)。

轮换用药种类:长期使用单一抗球虫药易导致球虫耐药,每 1-2 个周期轮换一种,提升防控效果。

规范用药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用量,避免过量用药损伤鸡苗肝肾,用药期间保证饮水充足。

三、强化免疫与日常管理,提升抵抗力

接种球虫疫苗:条件允许时,10 日龄左右给鸡苗接种球虫活疫苗(如鸡球虫早熟株疫苗),通过滴鼻或拌料方式接种,帮助鸡苗建立主动免疫。

保证营养均衡:饲喂优质全价雏鸡料,补充维生素 A、维生素 K(增强肠道黏膜抵抗力,减少球虫对肠道的损伤),避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隔离异常个体:每天观察鸡苗粪便,若发现带血便、红褐色稀便等异常,立即隔离病鸡,对鸡舍局部用剂(如过氧乙酸)强化,防止疫情扩散。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32098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