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电梯的保护系统是如何实现电气保护的?

黄经理    2025-10-30 07:35:52    23次浏览

电梯电气保护的核心是 **“实时监测 + 主动切断 + 预警提示”**,通过电气元件、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的协同,在故障萌芽阶段触发保护动作,避免危险扩大,主要通过五大关键机制实现。

1. 电流 / 电压监测:防过载、防短路,保护电气设备

通过监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异常,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电机、控制柜等核心设备烧毁。

过载保护:在曳引机、门机等电机回路中串联热过载继电器,或在控制柜内安装过载断路器。当电机因载重过大、卡阻等原因导致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继电器或断路器会自动跳闸,切断电机电源,同时触发报警(如控制柜指示灯闪烁),防止电机因过热烧毁。

短路保护:在主电路、控制电路中分别安装空气开关(带短路保护功能)。若电路中出现火线、零线直接接触(如电缆破损、接线错误),瞬间过大的短路电流会触发空气开关立即跳闸,切断整个回路电源,避免引发电气火灾或损坏电路板。

漏电保护:控制柜内配备漏电保护器,监测电路中的对地漏电电流。当电缆绝缘层破损、设备外壳漏电(如曳引机漏电),且漏电电流超过阈值(通常 30mA)时,保护器会在 0.1 秒内跳闸,切断总电源,防止人员接触设备时触电。

2. 位置 / 行程监测:防冲顶、防蹲底,限制轿厢超范围运行

通过安装在井道内的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轿厢位置,避免轿厢超出顶层或底层极限位置,引发冲顶、蹲底事故。

极限开关保护:井道顶部(轿厢上方)和底部(轿厢下方)各安装 1-2 个极限开关(机械或光电式),与轿厢导轨或随行电缆联动。当轿厢因故障(如控制系统失效)持续向顶层或底层运行,超出正常平层范围时,轿厢或随行部件会触发极限开关,直接切断曳引机电源,强制轿厢停止,且无法向危险方向继续运行(仅允许反向移动)。

平层精度保护:在每层楼层位置安装平层感应器(光电或磁控式),与轿厢上的感应板配合。当轿厢接近目标楼层时,感应器向控制柜发送信号,控制曳引机减速;若感应器检测到轿厢未停层(如偏差超过 10mm),会禁止门机启动,同时触发 “平层异常” 报警,需人工调试后才能恢复运行,避免乘客上下电梯时踏空。

3. 门状态监测:防夹人、防开门运行,保障乘梯

通过监测轿厢门、层门的关闭状态,确保门未完全锁闭时电梯不启动,关门时遇到障碍物能自动开门,避免夹人或开门运行风险。

门锁电气连锁:轿厢门、层门均配备门锁开关(电气触点式),只有当所有层门完全关闭且锁紧、轿厢门完全关闭后,门锁开关才会闭合,向控制柜发送 “门已锁闭” 信号。若任何一扇门未关好(如层门未锁、轿厢门未关严),门锁开关断开,控制电路会切断曳引机启动回路,电梯无法运行,同时轿内会提示 “门未关好”。

防夹保护:轿厢门边缘安装触板(机械触发)或光幕 / 红外传感器(光电检测)。关门过程中,若触板接触到人员、物品,或光幕被遮挡,传感器会立即向门机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门机反转,使轿厢门重新打开;若连续多次检测到障碍物,门机会停止关门动作,保持开门状态并报警,需人工清除障碍物后才能继续关门。

4. 紧急停止控制:一键断电,应对突发情况

通过分布在电梯关键位置的急停按钮,实现 “随时切断电源” 的应急保护,快速终止危险动作。

急停按钮布局:轿内操纵盘、机房控制柜、轿顶检修盒、底坑检修盒均设有红色急停按钮(带锁定功能),按钮按下后会直接切断电梯总电源(除应急照明、通讯外),曳引机、门机等所有运动部件立即停止。

动作逻辑:急停按钮触发后,电梯处于 “紧急停机” 状态,无法通过正常指令启动,需维护人员排查故障、复位急停按钮后,才能重新送电运行,避免误操作导致危险重启。

5. 异常状态预警:实时诊断,提前提示故障

通过控制柜内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或专用诊断模块,实时采集各电气元件的状态信号,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触发预警,方便及时排查。

故障诊断:PLC 持续监测曳引机转速、门机电流、门锁状态等参数,若发现异常(如曳引机转速波动过大、门机电流异常升高),会将故障代码(如 “E01 - 门机故障”“E05 - 过载”)显示在控制柜或轿内显示屏上,同时触发蜂鸣报警,提示维护人员针对性检修。

欠压 / 过压保护:在主电路中安装电压监测模块,当电网电压低于额定值的 85%(欠压)或高于 110%(过压)时,模块会切断曳引机电源,防止电压异常导致电机转速失控或电路板损坏,同时显示 “电压异常” 报警,待电压恢复正常后自动复位。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19332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