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电梯拆除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

黄经理    2025-10-17 07:32:52    26次浏览

电梯拆除施工的核心是 **“全流程风险管控”**,需从人员、设备、流程、应急四个维度建立闭环管理,覆盖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全阶段。

一、施工前:基础必须筑牢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底线,需完成三项核心动作,缺一不可。

人员资质与培训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梯操作工需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工、起重工需持对应工种资格证,严禁无证人员参与。

施工前组织专项培训,明确拆除流程、风险点(如高空坠落、触电)及防护措施,培训后需通过考核方可上岗。

现场勘查与方案细化

再次核查电梯井道结构、电路走向、周边设施(如管道、电缆),标记危险区域,避免拆除时破坏承重结构或公共设施。

细化方案,明确吊装设备站位、警戒区范围、临时用电规范(如使用 36V 电压),方案需经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

设施配备与检查

按人数配齐个人防护装备(帽、防滑鞋、带、防尘口罩),并检查装备有效期(如带需无破损、卡扣牢固)。

在施工区域设置硬质围挡(高度不低于 1.8 米)、警示标识(“施工危险”“禁止入内”),夜间加装警示灯,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二、施工中:关键环节全程管控

施工过程中需对高风险操作实时监督,重点管控三个核心环节。

断能与隔离

施工前由专人切断电梯主电源、应急电源,并在电闸处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加锁防护,钥匙由专人保管。

对井道入口、楼层门口进行封闭(如用木板封堵),仅留施工通道,通道处需有人值守,防止人员坠入井道。

高风险操作监管

吊装作业(如拆轿厢、主机)时,需设专人指挥,起重机臂下严禁站人,吊装部件需用钢丝绳牢固捆绑,避免晃动或坠落。

拆解电路时,需先验电确认无电后再操作,电线头需用绝缘胶带包裹,防止短路或触电;高层作业人员必须系双钩带,且带需挂在牢固的承重结构上。

实时巡查与记录

员需全程在场巡查,每小时检查一次设施(如围挡是否松动、用电是否规范),发现问题立即停工整改。

做好记录,记录施工人员出勤、关键操作时间、检查情况,确保过程可追溯,便于后续复盘。

三、施工后:收尾不能忽视

施工结束后需消除残留风险,避免后续隐患,主要完成两项工作。

现场清理与检查

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如金属碎屑、废电线),尤其是井道内的杂物,防止坠落伤人;回收的废旧部件需分类堆放,远离火源和通道。

检查井道结构、墙面、地面是否有损坏,若有裂缝或孔洞,需及时标记并告知业主,避免后续使用时发生事故。

设备与资料归档

清点回收装备,检查是否有损坏,对破损装备进行维修或报废,不可继续使用;大型设备(如起重机)需按规程停放,做好维护。

整理记录、人员资质复印件、整改记录等资料,归档留存,便于监管部门检查或后续追溯。

四、应急准备:突发情况有预案

需提前制定应急方案,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处置,减少损失。

配备急救箱(含止血带、纱布、用品),并告知施工人员急救箱位置及基本急救方法;附近医院信息(地址、电话)需张贴在施工区域显眼处。

针对可能的事故(如人员坠落、触电、火灾)制定处置流程,例如触电时需先断电再施救,火灾时需用现场灭火器灭火并疏散人员,同时明确上报流程(时间通知负责人及急救部门)。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19332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