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典与社交场景使用空飘气球,核心注意事项围绕合规、环境影响、现场管控三大维度,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 严格遵守与合规要求
这是所有注意事项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员和活动合法性。
必须使用合规气体:严禁使用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统一选择氦气(纯度建议≥99.9%),从源头避免爆燃风险;购买气体时需确认供应商资质,留存相关凭证。
提前完成审批流程:若使用系留式气球且高度超 50 米,或活动场地位于机场净空区、人口密集核心区,需提前向当地气象部门和飞行管制部门申请,获得许可后方可升放。
加装装置:升放高度超 50 米的系留气球,必须安装快速放气装置;同时检查系留绳强度,确保能承受气球拉力和突发风力,避免绳索断裂导致气球失控。
2. 做好现场环境与人员管控
针对庆典、婚礼等人群密集场景,需通过细节管控降低意外风险。
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避开高压电线、机场航道、加油站、明火区域(如烧烤区、蜡烛摆放区);场地需平整开阔,避免气球缠绕树木或建筑物。
控制现场人员接触:禁止儿童单独拉扯气球系留绳,避免尖锐物品(如剪刀、胸针)接触气球;活动期间安排专人看管气球,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触碰或解开绳索。
应对突发天气:提前查看天气预报,遇大风(风力≥4 级)、雷雨、强降温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升放并收起气球;若气球意外失控,禁止追逐,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追踪。
3.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从使用到回收全流程降低废弃物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优先选用环保材质:尽量选择可降解乳胶气球或添加玉米淀粉基材的环保气球,避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气球;减少气球表面的塑料贴纸、金属箔装饰,降低后续回收难度。
确保 现场回收:活动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回收所有气球(包括破裂、散落的碎片),尤其是挂在树木、围栏上的残留部分,避免被动物误食或污染环境;禁止直接释放无系留气球,此类行为可能违反地方环保或市容管理规定。
分类处理废弃物:回收后的气球按材质分类,可降解乳胶气球可作为一般垃圾处理(或符合条件时堆肥),塑料气球需单独收集,送往可回收物处理站点,避免混入普通垃圾填埋。
4. 关注细节执行与应急准备
通过提前规划和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明确气球规格与数量:根据场地大小和活动规模确定气球尺寸(建议庆典用气球直径≤1.5 米,避免过大增加管控难度),数量以 “不影响人员通行、不遮挡关键标识” 为原则,避免过度密集。
制定应急方案:提前明确气球破裂、气体泄漏、绳索断裂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流程,配备急救箱(针对可能的碎片划伤)和灭火器(备用,虽用氦气但需防范其他火源);现场安排 2-3 名专人负责气球相关应急处理。
避免影响公共秩序:若活动在公共场所(如广场、公园)举办,需提前与场地管理方沟通,确认气球升放区域,避免占用消防通道、人行横道,或遮挡交通指示牌、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