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清洗烟道是一项涉及设备拆装、高空作业及化学试剂使用的专业性工作,需严格注意、效果及合规性。以下是详细的注意事项:
一、防护类
电气
清洗前必须切断排烟系统总电源(包括风机、净化器等所有相关设备),并悬挂 “正在维修,禁止合闸” 警示牌,避免误操作导致触电或机械伤害(如叶轮突然转动)。
检查工具绝缘性:确保高压水枪、电线等设备无破损,潮湿环境下避免使用非防水工具。
高空作业
针对吊顶内、外墙高空管道,需搭建稳固的脚手架或使用合格的登高梯,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带,且下方设专人监护,防止坠落。
避免在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进行室外高空作业,防止滑倒或失衡。
人身防护
操作人员需佩戴全套防护用具:防滑手套(防油污打滑、划伤)、护目镜(防清洁剂飞溅入眼)、口罩或防毒面具(防油烟粉尘及化学试剂挥发物)、工作服(防水防油材质)。
若管道内空间狭窄(如管径<30cm),需避免长时间密闭作业,防止缺氧或吸入过多油烟残留气体。
二、操作规范类
设备拆装禁忌
拆卸管道、风机等部件时,需提前标记各接口位置(如用记号笔标注),避免复位时安装错误导致漏风或设备故障(尤其是风机叶轮、净化器电极板等精密部件,不可强行拉扯)。
禁止暴力拆解焊接固定的管道:若需清洗此类管道,应通过预留检修口操作,避免破坏管道结构引发隐患(如油烟泄漏、承重下降)。
清洁剂使用规范
禁用强酸 / 强碱类清洁剂:此类试剂可能腐蚀不锈钢、铝合金等管道材质,导致管道变薄、漏风,或残留异味污染食品(尤其餐饮厨房)。优先选择食品级环保除油剂(需提供检测报告),确保符合《食品国家标准》。
化学试剂需单独存放:远离火源、食材及明火,稀释时严格按说明书比例操作,避免浓度过高损伤设备或刺激皮肤。
油污处理与环保
清洗过程中需用接油盘、塑料布等工具接住滴落的油污,避免污染厨房地面、厨具或排入下水道(油脂易堵塞管道,违反环保规定)。
收集的废油需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可随意倾倒(部分地区对废油脂处理有严格环保要求,违规可能面临罚款)。
三、效果与合规类
避免清洗死角
重点检查管道弯头、变径处、防火阀及风机叶轮背面等易堆积油污的区域,确保无残留(这些位置是火灾高发区)。
清洗后需用手电筒照射管道内部,或通过摄像头检查,确认内壁无明显油膜、无块状油污残留。
设备复位与功能检测
安装部件时需确保密封严密:如管道法兰接口垫、风机密封圈等,防止排烟时出现漏风(影响排烟效率,增加能耗)。
复位后必须试机:开启排烟系统运行 5-10 分钟,检查有无异响、振动或风量下降,确认设备运行正常(若叶轮安装失衡,可能导致风机损坏)。
合规性记录
清洗完成后,需要求服务方提供正规清洗报告,注明清洗日期、范围、油污程度、操作人员及验收结果,并加盖公章(作为消防检查、食药监检查的合规凭证)。
留存清洗方资质文件:包括营业执照、消防协会备案证明等,避免因选择无资质团队导致清洗无效,面临监管处罚。
四、特殊场景注意事项
餐饮厨房:清洗时段需避开用餐高峰期,避免影响正常运营;清洗后需对接触食材的区域(如灶台周边)进行二次,防止清洁剂残留。
老旧管道:清洗前需检查管道是否有锈蚀、破损,若存在结构隐患,应先修复再清洗,避免清洗过程中管道坍塌。
冬季作业:若管道内有结冰(北方地区室外管道),需先解冻再清洗,避免低温下清洁剂失效或管道脆化破裂。
总之,人工清洗烟道的核心是 “、清洗彻底、合规留证”,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并在作业前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