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鸡苗育雏关键期,科学喂养有妙招,助力鸡群生长

双女士    2025-02-05 10:10:13    15次浏览

鸡苗育雏喂养专业指南

在现代化养鸡产业中,鸡苗育雏阶段是决定养殖效益与鸡群健康状况的核心环节。这一时期,不仅要为鸡苗打造稳定、适宜的鸡舍育雏环境,更要精心规划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饮水与喂料策略。但实际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在鸡苗刚入舍时,由于缺乏系统的喂养知识,常因不当操作给鸡苗生长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如何科学、地喂养鸡苗,助力其快速、健康成长呢?接下来,将为您深入剖析。

一、饮水管理

鸡苗刚进入鸡舍时,由于运输应激及自身新陈代谢的影响,体能消耗巨大,此时及时供应洁净且温度适宜的饮水是保障其存活与健康的基础。建议鸡苗在入舍 2 小时内饮到水,针对部分没有自主饮水意识的鸡苗,养殖人员应通过人工诱导等方式辅助其饮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鸡苗首次饮水时,在饮水中添加 0.5% 的葡萄糖溶液和 0.1% 的维生素 C,能有效补充鸡苗体能,增强其抗应激能力,促进新陈代谢。

二、喂食操作

雏鸡开饮 2-3 小时后,可在育雏地面铺设清洁的编织袋或塑料纸,随后均匀撒放小米或优质雏鸡开口料,诱导雏鸡啄食。此阶段,每日需定时、定量饲喂雏鸡 6-8 次,每 2 小时饲喂一次,确保雏鸡摄入充足的营养。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前 2 天,从第 3 天起,应更换为雏鸡专用料槽进行饲喂,以培养雏鸡良好的采食习惯,同时便于养殖人员管理和观察雏鸡采食情况。

三、饲料配方

0-3 周龄是鸡苗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使用专门配制的前期饲料。前期料分为颗粒破碎料和颗粒料两种,颗粒破碎料更适合鸡苗前期较小的采食口和较弱的咀嚼能力,有助于前 10 几天鸡苗顺利采食;随着鸡苗生长,颗粒料则能提高其采食速度,满足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4-5 周龄,鸡苗生长进入新的阶段,需采用中期料,以适配其不断变化的营养需求。6 周龄至出栏,则使用后期料,为鸡苗育肥和品质提升提供保障。在各阶段饲料转换时,务必遵循逐步过渡原则,设置 7 天的适应期。换料过渡方法为:前 3 天饲喂 2/3 前期料与 1/3 后期料的混合料,使鸡苗逐渐适应新饲料的口味和营养成分;后 4 天饲喂 1/3 前期料与 2/3 后期料的混合料,帮助鸡苗平稳完成饲料转换,避免因换料不当引发的应激反应和采食下降。

四、注意事项

饮水与喂料顺序:鸡苗出壳后 24 小时内,必须严格遵循先饮水、后喂料的原则。充足的饮水能湿润鸡苗口腔和消化道,促进消化液分泌,为后续采食和消化奠定基础。

饮水温度控制:饮水温度应保持在 20-22℃,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鸡苗的生理机能产生不良影响,如水温过低可能导致鸡苗胃肠道痉挛,影响消化吸收;水温过高则可能鸡苗口腔和消化道黏膜。

饮水卫生管理:确保鸡苗饮水终日不间断,这是维持鸡苗正常生理代谢的关键。同时,要定期检查饮水器,防止雏鸡粪便等污染物进入水槽,保证饮水清洁。建议定期使用、有效的剂对饮水器进行,减少、病毒等病原体滋生,降低鸡苗感染疾病的风险。

喂料原则与频率:喂料时应严格遵循少喂勤添原则,既保证鸡苗随时能吃到新鲜饲料,又避免饲料长时间堆积导致浪费和变质。开食后 1-3 日龄,鸡苗消化能力较弱,每天需饲喂 6-7 次;3-7 日龄后,随着鸡苗生长和消化能力增强,每天饲喂 5-6 次;7-30 日龄,鸡苗生长稳定,每天饲喂 5 次;1 个月龄后,鸡苗消化系统进一步完善,每天饲喂 4 次即可。

综上所述,鸡苗喂养工作需要养殖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要时刻关注鸡苗生长状态,确保饲料新鲜、营养均衡,每次添加的饲料量要合理控制。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喂食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康、快速生长的鸡苗,为后续养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养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32098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