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直接优化再生制杆及利用
为了解决直接再生铜杆的质量问题,下列一些 要点或许在国内外已获得了共识, 值得我们去深化研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1)到国外采购废杂铜不能光贪便宜,要针对产品应用要求、加工利用方式进行采购,否则将对产品质量、加工难度和环境治理产生严重影响。
(2)废杂铜的预处理是重要的一环,否则严重 影响产品质量,增加加工难度,要仔细“分拣”、“分类”、“分离异类金属和有机物”,让用户按铜品位要 求择优选择,要修订现有的分类标准。
(3)根据现有的国际先进水平,用经“三分”后清洁的废杂铜直接再生利用,稳定生产合格的电工用铜杆,废杂铜的入炉(单一或者混合加料)平均品位对连续熔化、精炼和连铸连轧的生产方式≥96%,而对批式熔化、精炼和连铸连轧的生产方式≥94%,否则生产不稳定,合格率低。因此对废杂铜的预处理,确保原材料入炉品位是保证铜杆质量的基础。由此生产出的合格铜杆,其含铜量必须≥99.90%。否则首先是首要技术指标导电率不合格,达不到100%IACS的标准要求。
(4)精炼工艺及其装备必须升级换代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之一。要采用先进的微合金化处理及 其精炼剂;精炼工艺应用先进的过程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连续式或批式熔化炉、精炼炉及其控制系统,目前老式的炉子不仅精炼效果差,而且炉子热效率太低,炉渣中的含铜量高的竟达到百分之几十,这样必然浪费能源,技术经济指标低下;必须配备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处理系统;采用炉前分析,对成分进行监控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5)连铸连轧生产线是影响铜杆质量的另一关键点。要采用先进的连铸连轧系统,减少大量人为操作引起的质量问题,其中特别是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连续非接触式涡流和磁性探伤是铜杆在线质量监测的最后一关,必须严格掌控;为便于铜杆外销,紧捆绕杆机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连轧过程中氧化皮或粒子压入铜基体和铜杆表面氧化膜的厚度直接影响铜杆“可拉性”差的质量问题。由此必须对轧辊材料(磨损的铁微粒)清除外来的与外表的铜氧化物,并对清洗装置进行精心设计改进。
(6)铜杆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是势在必行。在铜杆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分级(等)办法,分清铜杆质量等级,为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公平竞争创造条件。评估的依据和内容应包括①工艺性能评估———铜杆的“可扎性、可拉性和可退火性,这“三性”应选择在合格的“验证生产厂”实行考核;②标准考核应符合标准要求,为此要建立考核规范、制订专用标准、明确方法和指标。
(7)没有先进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再生铜杆生产过程中缺乏全过程真实的全面质量监控是无 法保证稳定生产的,从而铜杆质量也是不稳定的。
(8)要整顿再生铜杆极其混乱的市场,绝不允许有标准不依。对再生铜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是必要的,为此应制订市场准入规范,实行生产认证,发放生产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