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接受了记者专访,介绍了社会公众关注的铁路改革发展相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铁路事业迎来重大发展时期,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截止到2018年下半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更是来到了2.9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主框架已经基本完成。我们可以知道,铁路的联迪化率达到了世界第一,技术升级换代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层出不穷,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科技爆发”时代。为铁路发展、经济增长已经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高铁事业的发展。截止到2018年,“四纵四横”网络已经基本完成,东西、南北主干线串联了超过二百个大中型城市和地区,让高铁成为改变区域格局、改变经济和产业格局、改变人们生活和出行方式的重要支撑力量。因高铁的诞生和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和区域范围内,“八小时交通圈”“两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已经成为现实。在城市之间,早晨在家吃早饭,中午外出办事或旅游,晚上回家,这些已经成为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距离变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互为城区,进一步加快了区域整合,同时也进一步改变了区域格局和产业结构。可以这样说,在高铁快速发展的中国,现在已经让亿万人们重新“丈量”自己生活的世界,这种改变无疑是深刻且深远的。“四纵四横”骨干网络已经完成,在此基础上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正在加紧建设当中,未来,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便利、更加快捷的出行服务与体验,届时,高铁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而且,在多个重大层面为其提供强有力支撑。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中欧班列”。自从2011年我国开通第一条中欧班列以来,目前已经有48个城市相继加入,为中亚、欧洲与中国的连接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这条铁路,不光能够让几大区域互联互通、互通有无,而且,还大大加快了我国内陆省份和区域的“沿海化”。原先只能依靠海洋航运贸易而发展的区域,现在,因铁路线的连接,让广大中西部地区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口岸”。而且,因铁路快捷、方便、性价比高等优势,让铁路货运获得了比海洋航运更富竞争力的运输方式,提供了另外一种国际货物贸易解决方案。
铁路的改变不仅仅是“外在”,还有自身,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在对接市场化,加强党对国铁企业全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铁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不断取得突破,进一步推动铁路事业高速、高品质发展。唯有自身不断变革与努力,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这大概是铁路的底气,同时更是国家发展与头筹谋划、描绘未来辉煌蓝图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