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身步道
健身步道是小区里常见的运动器材之一,是一种设置在公共场所的步行通道,可以让行走者根据自身体力及需要进行锻炼。健身步道适用于中老年人群和初学者,可以进行散步、慢跑、快走等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使用器械要牢记“四注意”
注意一:不要运动过量。以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以适当提高运动量,一般以脉搏不超过110次/分钟为宜,不得超过120次/分钟。以往不经常或者说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同志,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注意二: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热身10~15分钟左右。这样做可以预防扭脚脖子、扭腰和对神经的伤害。
注意三:运动之后要做些整理活动。因为人在运动后扩张,如果坐在地上原地不动,人的血液在身体的远端就无法回到心脏里来,就会感到心脏憋闷,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老同志,运动后还要走一走,缓冲10分钟左右。
注意四:要掌握好运动时间。老年朋友每次的锻炼时间在40分钟左右,左不要低于30分钟,右不要超过1小时。
器械平时还要注意:社区“健身路径”的健身器械一般可以分为身体结构运动(也可称之为无氧运动)、有氧运动及身体的柔韧性训练三种。
使用这些器械可以帮助人们生物力学病、能量过剩病及神经和精神疾病。根据各类器材的功能,社区“健身路径”中的运动器械分为四个类型。
有肋木架、单杠及其他压腿把杆类器材。这类运动不主张老年人拚命压腿或者把腿抬得很高地来压,压得高不代表健康。建议不可过肩。
用下腰训练器同样要十分小心,因为老年人肌肉软组织里的水分少,还有个别老年人骨质疏松,弄不好会把损伤腰椎。
提示一:
(1)压腿时把腿抬得太高对老年人的股骨头、脊柱会有威胁。
(2)尽量不要使用伸腰训练器。
使用健身器材前一定要阅读和留意提醒标示牌和使用说明,如果器材标注了“儿童不宜使用”,监护人就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避免儿童使用这些器材。此外,针对一些“已损坏尚未修好”的户外健身器材,设施维护方应做好提醒和防护措施,家长也应让儿童远离,防止意外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