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思念、祈福。后沦为的就是丧葬文化、祭奠文化。故人离去以后,我们能表达的就是对故人的思念和尊重,于是在后事处理中的礼仪以及祭扫礼仪应该是我们需要注重和掌握的。今天就以丧葬禁忌为题做一次探讨和总结。 丧葬禁忌: 1.祭祀节日形成 在古代汉族旧时,墓祭逝者,一般于春季的戊寅日前,因为该日为天赦。俗谚说:“新坟不过赦。”《葬书》认为,太岁压祭主本命,故而禁忌在这祭祀新坟。后辈祭祀逝去的祖先,就有了俗定的日子,一般在年节、清明、忌日等等。 2.祭祀多以七为期 初丧时的祭祀又多以七数为期,逢七必祭。在家中祭祀祖先的牌位,可早晚随时祭祀,但关键的是,祭祀必须要遵从时日,而且要持之以恒。在忌日里祭祀祖先,不能推迟时日,如果在前几天还可,但拖后两三天则是不好的,否则,祖先等上三天,还见不到供品,便会对儿孙们失望,叹口冷气而去。这口冷气就是穷气,活着的人以后可能便要受穷了。 3.丧葬禁忌细则: 中国传统的丧葬后事处理,为了尊重祖先,形成了一些理念和操作上的禁忌。如果不顾这些禁忌就昭示着不吉利,同时也是对逝者的不敬。 禁忌(1)忌双日出殡。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禁忌(2)忌正午出殡。在黎族地区有这一禁忌习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认为违忌时会招致凶灾。 禁忌(3)忌泪洒尸身。流传于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如果家中有人亡故,而为死者穿衣服时应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认为会有状况发生,惊起亡灵。 禁忌(4) 忌棺木从门出。有满族地禁忌习俗之说。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逝者横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禁忌(5)灵前忌有猫出现。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有猫接近,认为有猫触及,或跳越前后,会如死者会骤然而立一般,有祸害家人之意。 禁忌(6)应忌理发。若家中如有人去世,家属或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长辈亡故,多是由晚辈进行恪守,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表达哀痛、孝心与思念。还有部分地区认为是理发是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此外还有一说,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禁忌(7)忌日禁欢乐。即亲丧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自不用说,逝者丧生之日,做欢乐的事情会视为大不敬。在“忌日”亦称“忌食”之时,古人如此说:《礼记- 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这是大家一并而遵的。
绿色火化炉
新型绿色环保火化炉采用二次燃烧,利用燃烧技术配以其他辅助措施来达到消烟、除臭、除噪声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火化系统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具有台车告别、进炉、冷却、收纳灵骨全自动的功能。新型绿色环保火化炉通过上海市科委的新产品鉴定。该火化系统集人文科学、现代燃烧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管理于一体。
选用绿色火化炉火化遗体时,丧家入告别室与遗体告别,然后目送遗体进炉膛,同时还可以通过炉膛内的摄像头在电脑屏幕上观炉火化。绿色环保火化炉满足了丧家的特殊需求,很受丧家的欢迎。
为什么火化时不让家属靠近?
很多人不明白,火化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家属靠近?其实,这里面有好几个原因。火化的场景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你想想,亲人被推入火化炉,炉内温度瞬间飙升到600度以上,遗体在高温下迅速瓦解,皮肉崩裂、骨头碎裂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画面,谁看了能不崩溃?为了保护家属的情感,火葬场一般不建议他们靠近。
从火葬场火化费用构成上看,遗体火化环节属于政府定价项目,也就是说火化环节的收费标准是政府统一规定的。在没有其他附加殡仪项目(送灵仪式、直观火化、接灵纳骨等)的情况下,火葬场火化环节的费用还是比较低的,通常普通炉火化费为380元/具;豪华炉火化费为550元/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