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无小事,须臾片刻不可松。只有监管部门、企业、劳动者等主体积极认领安全责任,落实安全要求,形成内外监督合力,共同拧紧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扣”,才能给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创造的安全空间,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要求:
1.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禁止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作业前,应告知作业者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3.对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有毒有害物品场所,应当采取可靠的隔离(隔离)措施,将其与作业场所隔离。
4.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查、再操作”的原则。
5.保持有限空间的开放。
6.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与危害:
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危害不容小觑。首先,由于空间封闭,有害气体和粉尘容易积聚,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严重后果。其次,空间内可能存在高温、高湿、低压等极端环境,对作业人员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有限空间作业还可能面临火灾、爆炸、坍塌等安全风险,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潜在的风险和危害进行充分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的内容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法规与标准:培训人员应了解国家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作业合法合规。
风险识别与评估:培训人员应学会如何识别有限空间作业中的潜在风险,并进行科学评估,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人员应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控制、作业后的清理等。
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人员应了解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如何正确使用救援设备、如何进行紧急救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