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针灸和按摩等康复
中医脑梗死需要采取综合的方法,在服用的基础上还可以搭配针灸和按摩等方法进行。患有脑梗死以后可能会出现肌张力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吞咽困难,行走不便等症状。这时候可以采取针灸的方法,针对具体的穴位进行,有助于疏通经络,缓解病症表现。另外还可以采取按摩和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刺激肌肉的张力,促进病人恢复自己的行动能力。无论是采取针灸或者按摩等康复的方法,一定要坚持,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去专门的康复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针对性的。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中医叫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消辨证,一般情况如下:
1、上消:肺热津伤证,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可以用消渴方加减。
2、中消:胃热至盛证,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为主,可以用玉女煎加减。气阴亏虚证,以健脾、生津止渴为主,可以用七味白术散加减。
3、下消:肾阴亏虚证,以滋阴固肾为主,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证,以滋阴温阳、固涩为主,可以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消渴是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皮内伤所导致,以阴虚内热为主,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者是尿发甜等症状。所以糖尿病一定要根据中医辨证来给予相应,不能统统归咎于肺热津伤,糖尿病在进展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胃热炽盛、肾阴不足等证型。
肝炎在中医上可称为黄疸、肝瘟、肝疫、肝毒、胁痛或聚积等,中医认为肝炎的形成原因主要与正气不足、湿热内生、困脾伤肝等因素相关,主要原则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主。
中医上并没有肝炎的说法,但肝炎引起的多种相关症状,可采用中医称谓。如肝炎所致皮肤巩膜黄染症状,相当于中医范围内的黄疸,肝区疼痛与中医范围内的胁痛相似,肝脏肿大、腹胀等相当于中医上所说的鼓胀或聚积,肝炎病程较长引起的体虚衰弱相当于中医的虚劳。西医中的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中医将其称为肝瘟、肝疫、肝毒等。
此外中医肝炎的方式多样,可遵医嘱服用中成药,比如垂盆草颗粒、龙胆泻肝丸、大黄利胆片等进行,或者采用针灸推拿等方式养肝健脾、清热补气,促进病情痊愈。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戒烟酒、适当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需要联合西医,肝功能出现异常时,需遵医嘱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等保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