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子,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而且,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舞龙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而不再是单纯的在喜庆节日中的一种文化娱乐节目。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花样百出,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真是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艺术于一身的文化艺术。
在传统习气中,大家把龙当作吉利的化身,每当喜庆节日,各地都有舞龙的习俗。在旧社会,有的地方久旱不雨,还有舞龙求雨的习俗。 在近代,龙狮运动随着华人的搬迁而传播到世界各地,近十年来,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将舞龙、舞狮运动开展变成一项体育竞赛活动,世界性的龙狮比赛也逐年增多,现代的舞龙舞狮,已由通常的扮演活动,开展变成一项集娱乐、喜庆、竞技和健身多种功用於一体的文明体育活动,并开端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世界化的开展轨迹。
有关狮子舞的记载,早见于《汉书·礼乐志》关于“象人”的描述,三国时魏国人孟康将其解释为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三国时已有狮子舞了。 狮子是神,本来极其懒,一年四季睡个不停,到了春节,就要点睛将它唤醒,这就是“醒狮”,醒来的狮子要敲锣打鼓舞起来,在乡间游走,寓意驱走各种害兽以及邪魔外道,保四方平安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