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方法一:肉眼直接别;
识别方法二:使用识别器识别
识别方法三:旧防伪识别法(通过检测器进行鉴别)[1]
(一)从外包装纸盒上看:
1、看色泽:真品外包装色泽鲜艳,光泽度好,外体光滑;假的包装套色不准,无光泽。
2、看纸质:真品包装纸质柔软,有韧性;假的纸质粗糙,手感硬。
3、看外包装图案:用2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外包装酒瓶的瓶盖,真品的瓶盖上会出现几排平整的“国酒”字样;假的则排列不齐。
从1955年到现在,全国举办过五次评酒会,另外还有全国酒类质量大赛。各部、委评酒会、省市评酒会以及行业酒类质量分等级、酒节等活动。黄酒作为一个大酒种,也评出了许多知名品牌,从而推动了黄酒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中国黄酒具有丰富的风味成分,它的形成来源于原料品种多、糖化发酵剂种类多、酿造方法多种多样、酿造季节各有偏重、地域(环境)条件各不相同等诸多因素,因而生成的风味物质和香味特征自然不尽相同。但为了评定出质量等级和优劣状况,以推向社会.供消费者选择,黄酒(界)管理部门定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评定条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物理化学指标,属硬性规定,必须先送样检测,合格后方能参评;二是感观指标,主要是色、香、味、格四项,属品评的内容范围。检查是凭品评人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和思器官来判断的。具体(操作)就是眼看色、鼻闻香、口尝味、脑判(断)格。评酒委员就是按照这个程序来工作的。
首先,复粮芝麻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是以高粱小麦麸皮合理配料,泥底砖窖,大曲麸曲结合,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长期储存,分型勾调。而且在以高粱为主的原料中加入小麦和麸皮,可适当增加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氨基酸的含量,为杂环化合物的生成提供物质基础。
另外,采用高粱、小麦、麸皮、玉米、大米、糯米和小米为原料。而且大米在混蒸混烧过程中,可将饭的香气成分带入酒中,使酒质爽净。在制酒过程中,将以上6种粮食按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使原料中的氮碳比保持在1:5左右,而且是不同的原料由不同的分子构成,决定了其代谢产物的不同,这种原料的复合性形成了微量成分的多样性,增加了芝麻香酒的复合香气。
然后,采用的工艺是高温堆积、高温制曲、多菌种高温发酵工艺。其中高温堆积是集空气中酵母大量增殖的过程,增加了单细胞蛋白,使糟配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 , 同时也是嗜热芽孢杆菌的增值过程堆积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分解、糖分、总酯上升,温度升高,糟赔发出悦人的复合香,醇、乙缩醛、双乙酰、 2.3— 丁二醇、酯类化合物及杂环类化合物均明显升高。
高温制曲不仅是糖化发酵剂,还是生物酶产生与储存的载体,也是原料中基本与非基本组分降解和非酶促化学反应的过程。大曲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酒质的好坏,而且高温制曲有利于高温嗜热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并占优势。
多菌种发酵是为了提高蛋白水解酶的活力,在制麸曲时加入了河内白曲、红曲霉、根霉、生香酵母等菌群,以提高蛋白酶的活力,与大曲混合使用,使糟配中的蛋白质酶解成各类氨基酸,为微生物生成,热降解,非酶化学反应提供足量的前提物质,从而使芝麻香味更加典型。
首先,白酒度数一般分为这几种,高度白酒,一般不超过65度;降度白酒,一般在五十四度左右的酒;低度白酒,一般在38度左右,但也有20多度。这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口感,以及想要达到的度数和酒的质量,所以一些厂家就会用这样的做法来满足消费者,将白酒掐头去尾留中间的方法来提高酒的品质。
另外,处理酒头酒尾的这种方式有2种,一是将酒头酒尾放一起放蒸馏锅内一起蒸馏;二是将酒头酒尾放在一起单独重新蒸馏。
其次,要怎样用酿酒设备在酿酒过程中得到高度数和降度白酒呢,那就是将酒头酒尾放在一起单独重新蒸馏的方法能得到60度以上的高度酒,而且这种酒可以做配制低度酒的酒基。同时,也可以和50度以下的酒兑制成50度以上的高度酒。
然后,就是酒香,因酒香也是很重要的,每100斤粮食接0.5斤酒头,将头尾酒掺入二锅酒醅一起蒸馏,可增加香味。在出酒的时候接酒温度以20至30℃比较合适,因为温度过高会丢失很大一部分酒中有用的成分;若温度太低,酒中一些有害物质如硫化氢、乙醛分离不出去,残留在酒里面,所以接酒温度可用循环水温进行控制,循环水温度一般控制在40℃以下。
再者,就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将高度数、中度数、低度数用不同的容器来接,而且都过催陈设备成为陈酒,像高度数白酒一般是可以将低度酒混在新的酒醅中一起复蒸;而中度酒是可以将高度酒和低度酒混合在一缸,而且都要经过催陈设备;而低度酒只能降度,然后经过催陈设备去除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