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限
雏雉饲养到60日龄就进入育成期。这时公雉的体重可达3市斤左右,母雉可达2市斤左右,除选为利公雉和种母雉的鸡外,其余者可划入商品肉用仔雉饲养,按期出栏。做种用的雉鸡可按雄、雌进行分群饲养。由育雏期转为育成期时,按原来育雏群放养,以免引起动和不安,饲养应以每平方米4—5只为宜。61日龄到120日龄为育成期,以后为成年期。
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形干燥,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之处。笼舍的高应在1.2米左右为宜,笼舍要有活动室、产蛋室(窝)、饲喂室等,饲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运动场用网封闭,以防外逃。
选种
常见品种有中国环颈雏鸡、左家雏鸡、黑化雏鸡、浅金黄色雏鸡、白雏鸡、特大型雏鸡等。优质雏鸡身上的黑白斑点大而稀疏,排列均匀如同花生米大小。优良雏鸡的羽毛显得松软、丰厚,给入其肉质脆软之感;年龄愈小头与体愈偏圆,嘴、足、尾愈短。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商品堆鸡的饲养,除发情期前后外,都以含动物蛋白质较少的饲料为好。在饲养过程中,保证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蛋用雏鸡 舍10-23℃为宜,肉用堆鸡舍21-25℃为宜。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雨季节可在舍内及运动场多设栖架,避免潮湿对难鸡带来的不良影响。
青年难鸡的适合饲养密度为每平方来3只。公母要分群翻 乔,公母比例为1:3, 150日龄后合群。运动场为10 米2只,每群200只。蛋用堆鸡在180日龄时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