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蜗牛养殖饲料加工
蜗牛是杂食性动物。喜食含蛋白质多的植物,但不吃腐烂的植物。将各种植物放人冰柜中冷冻,化冻后再饲喂蜗牛。蜗牛的口器软弱无力,多数植物嚼不动。冷冻时植物细胞内的水结冰,胀破细胞壁,化冻后植物变软,蜗牛很爱吃,而且采食量大增。刚孵化出的稚蜗牛,因为能吃到可口的食物,成活率高达98%。
5、白玉蜗牛养殖笼具设计
高度不易超过30厘米,宽度不超过2米,长度任意。可以叠成多层。以角铜为框,铺以厚塑料膜。高度超过30厘米。上面的蜗牛会成困地掉下来,摔碎外壳。厚塑料膜能承受重量,并保湿,方便打扫粪便。大小蜗牛应分笼饲养,否则大蜗牛吃小蜗牛。
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白玉蜗牛是投资省成本低,技术简单管理容易,销售日趋红火的一种特种高效养殖业。可是,有不少从未养过蜗牛的新养殖户却养不好蜗牛,有的种蜗牛刚买回家就繁殖不出小蜗牛,有的小蜗牛刚一出壳没开食就死掉了。更多的是,小蜗牛繁殖还算顺利,数量增加也很快,但就是生长慢,本来养四五个月就可以长大出售,他们却养七八个月甚至一年多也不能卖。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一:种源来源不明,买病蜗牛做种。较多的养殖户是从蜗牛经销商处引种,经销商在收购蜗牛时因为是挨家收购,在收购过程中不慎收到带病的蜗牛,造成感染。因为一些带有病菌的蜗牛在成品蜗牛收购时不太容易看的出来。即使是刚刚才发病的蜗牛,一旦与做种的健康蜗牛接触,即迅速引起感染。目前,蜗牛在防病防疫方面还没有什么药。因此,养殖户在购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有病的蜗牛买回家。直接向没有发病的养殖场户购买,买时先看一看他的场子里面所养蜗牛生长发育好不好,他自己留的种蜗牛生不生蛋,刚出生的幼蜗牛吃食旺不旺, 小蜗牛个体是否稚嫩活泼。总之谨慎为上。
二: “学习取经”,引狼入室。不少养殖户引种前后到处“考察”,频繁出入于其它的养殖户人家参观了解,进入其饲养室内观看,甚至还用手打开棚舍门,抓出蜗牛来端看,更有甚者捉几只讨回家“研究”,无意之中把有病的“瘟神”请回了家。结果蜗牛未养,病已“缠身”。到买种时明明供种单位卖给他的种蜗牛很健康壮硕,但他购回家后没养几天就开始缩壳拒食,种蜗牛半死半活,所产之卵孵化出来即整箱发红死去。不管换购多少健康种苗,均都会感染病菌而无法养好,损失惨重。所以凡打算养殖蜗牛的人们,不能随便去不知底细的养殖场参观,以免把病菌带回家;同时也不能让接触过蜗牛的外人,特别是蜗牛贩子进入你的饲养室观看。隔离工作是重中之重。
三:忽视特性,管理粗放。蜗牛一天只需喂食一次,幼蜗牛饲养阶段可两天或三天喂一次,尤其省工省料,许多养殖户就造成了错觉,以为养蜗牛比养其它动物省力多了。除了按常规投喂饲料外,往往对温度湿度还比较注意,而对至关重要的放养密度却大多忽略掉了。在顺当的情况下,蜗牛繁殖起来很快,许多养殖户饲养棚室小,或者田地少,蜗牛蛋多了又舍不得扔掉,生下来不管有多少都一窝脑儿一起养着,结果养来养去就是不肯长大。其实在小蜗牛出壳后十多天至十几二十多克大小这个阶段应该按几何级数分箱三四次进行分养;成蜗牛达到一定体重能出售即出售,腾出空间让余下的稍小的蜗牛生长,这样能免除蜗牛因长期拥挤而造成只吃不长。大多数养殖户前一年都挣不到钱,主要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不是饲料不足或蛋白质之类营养不够,而是密度过高,饲养周期太长。这一点类似于养蚕,也要讲究“放稀吃饱”。又不同于养蚕,蚕昼时到了尽管由于蚕室面积放养密度过高,造成蚕体弱小,但还能按时蜕皮上山结茧,造成的后果是结出的茧子小而薄,其影响只是产量少价格低,对饲养周期关系不大。而蜗牛是按个体重量大小为出售规格的,密度高了明显地延长了饲养时间,还因为小而卖不出去。一般来说室内立体养殖成蜗牛每平方米三百五十只、室外大田每亩三万只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四:土质不好,水土不服。在一些山区海边,土壤瘠薄、盐碱酸性,缺少有机质和矿物质,用这些土壤来养蜗牛,种蜗牛不生蛋,成蜗牛不长壳和肉。这些地区从未养过蜗牛的人们,盲目轻信广告宣传,以为只要买了种,就可以养蜗牛。殊不知蜗牛讲究的是水土。在气侯土质都比较好的地区,土质肥沃疏松,气侯潮湿温和,适宜蜗牛生长。如果经常换换土(指冷天室内养殖),在土中加一点石灰粉之类钙质,换土的当天不用喂食,蜗牛很喜欢吃肥沃的土壤,吸收土壤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成本,还能够促进它的快速生长。如果种蜗牛不生蛋,也要多换土以改善它的营养和环境,促使它生蛋。大田放养尽量选择肥沃湿润的田块。在土质条件不太好的新发展地区,请有蜗牛养殖经验的人来帮助看一下,制订出调节改善土质环境的方案,以避免刚开始养就遭受挫折。一些出版物上提倡“无土养殖”,称不用放土仅垫些棉布海绵之类就可以轻松地饲养,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笔者多年前就搞过这一类试验,跟对照差距太大了。我用制羊毛衫的厚坯布,其保湿性也很好,代替泥土铺在温室棚舍里面养殖,结果一个多月后,在饲养管理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照(泥土组)生长迅速按时出售,而试验组吃了同样的饲料却没有增加多少体重。原因还是土壤的养份无可替代。尽管当时我还在另一试验组饲料里增加了多种微量元素添加剂进行补充,其生长速度还是无法与CK(对照)相比。
五:少喂石灰,补钙不够。远离城镇的农村里没有房屋拆迁,搞不到墙上拆下来的陈年老石灰,新鲜石灰又不能用,因此不喂或少喂石灰,致使蜗牛补钙不足,生长缓慢,壳薄、发僵,种蜗牛不生蛋。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解决办法是要不可中断定期补钙,在幼蜗牛吃食一个月后,开始每隔四五天至一星期用旧墙上拆下来的老石灰(碳酸钙,质较好,易吸收)、或石灰石粉(也是碳酸钙,较差,不易消化吸收)、蛋壳粉、贝壳粉等添食一次,方法是把这些材料磨成粉,再取二倍左右的细松泥,一起拌匀,用水喷潮,在傍晚象往常喂其它饲料一样撒喂给蜗牛吃,喂了石灰泥后当天无须再喂其它饲料。要特别强调的是,刚买来或刚化不久的新鲜石灰不能喂给它吃,必须要让石灰从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通俗地讲也就是鲜石灰变成了陈石灰才能喂给蜗牛吃。
冬季,当气温降至5摄氏度以下时,蜗牛就会陆续死亡。因此,人工饲养蜗牛,必须加以适当的保温,方能确保安全过冬。
(一)控制温度越冬室温度必须昼夜控制在20—30摄氏度。若温度降到15摄氏度以下,或忽高忽低,对蜗牛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室内加温,一般来说,上层温度高些,下层温度低些,近炉子热些,远炉子冷些,有3—5摄氏度的温差。因此,每隔一定时间要上下左右调换一下位置。蜗牛卵孵化要求温度26摄氏度左右,可把孵化箱放在上层或近炉子旁。成年蜗牛可放在中层,以利交配产卵,加速繁殖。1—4月龄蜗牛可放在下层养。
(二)控制湿度冬季,越冬室内的空气和饲养土容易干燥,应该每天在地面上洒1次水,对饲养土也至少每天洒1次与室温相当的温水,以保持湿润。也可采用在木屑炉上浇水的方法来提高空气湿度。
(三)调节空气越冬室面积小,放养密度大,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浊,这对蜗牛生长发育和繁殖极为不利。因此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
(四)饲料投喂可每日或隔日投喂1次,喂量应根据温度及蜗牛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五)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平时应注意观察,如发现蜗牛活动有不正常现象,应检查其是否有病或有天敌侵袭,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1、白玉蜗牛的食性很广,在有选择阶情况下它是不吃较差的食物的。如动物的尸体或本类尸体及木质素等。因为白玉蜗牛吃了这些食物对它的生长发育并不会有多大的益处,而且有时还会有害。但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吃。
2、谓偏食性,即特别喜欢吃好食物,白玉蜗牛有强烈的偏食性。经常发现如下的现象:例一,有一家饲养白玉蜗牛的经常给喂大白菜叶作饲料,一天投食五公斤,第三天投喂时能拣出来剩下的一半之多,即总食量不到2.5公斤。而另换地胡芦(黄瓜)喂养时,每次得7.5公斤,而且,连皮也不会剩下一点全部吃光,但到第三天以后,喂刺槐叶,它忍不住饥饿,也照样吃起来了,它也是有好的不吃坏的动物。
3、在白玉蜗牛饲养过程中,对它的食性不应忽视,应注意它的广食性,照顾它的偏食性,即经常尽量多换几种饲料投喂,因为不同的食物,营养物质也不相同,只有食料供应尽量满足它能创造多种氨基酸的需要,白玉蜗牛才能生长发育健全,好比它开有二十个不同产品的工厂,需要二十种不同原料一样,若某一些原料供应不上,工厂就会停产,这种原料能生产的产品也就没有了,白玉蜗牛缺少某种营养物质,就会出现生长发育不良,体内也就不会生产齐全的氨基酸等,因此,应注意广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