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玉蜗牛养殖孵化
用一个塑料盒,盒内装细沙。细沙要有一定湿度。取一半干沙子加水拌湿,以不滴水为易,再加另一半干沙子扑匀。以沙子表面有湿气合适。将刚产出的卵埋在沙中,堆卵的厚度不超过2厘米,上面覆盖的细沙的厚度不超过l厘米。然后用大塑料袋包好,保持湿度,适时通风。如湿度变小,可在塑料袋中加水,不易直接向沙子上加水。温度是28℃时5天即可孵化出蜗牛,温度是24℃时10天即可孵化出蜗牛。
白玉蜗牛喜温,耐湿,耐阴,生长适宜温度18~35℃,较高可耐40℃,空气相对湿度80~85%,在适宜范围内,温度愈高,对生长愈有利。蜗牛一般栖息在潮湿、阴暗的洞穴或墙壁上。饲养场所,室内外均可。每平方米约养500只左右,可用水泥板砌叠层箱,每平方米可养2000只以上。白玉蜗牛食性杂而广,以瓜菜加少量精饲料如大米、菜饼、米糠等配合适量骨粉、鱼粉、蛋鸡添加剂等,制成饲料喷湿后喂饲,每天下午投料,一般每500只投青料15公斤,精料2公斤,青料以满足食量为度。饲养室内经常喷水,保湿,夏天气温过高时可直接喷水蜗牛壳体上。室外养殖应加荫棚,保持阴凉。饲养场所应经常清除饲料残体及螺粪。蜗牛对湿度很敏感,应经常保持螺体潮湿。蜗牛生长期自春末至秋初约4个多月。秋末进入越冬期应做好保温,这是养殖白玉蜗牛成败的关键,一般保持温度20~25℃,同时注意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及保持室内湿度75%~90%。蜗牛主要病害有烂足病、消瘦病、消化道炎症等。烂足病用兽用土霉素、红霉素或用高锰酸钾涂抹患处,同时消毒环境。消瘦病、消化道炎症可用金霉素、强力霉素,每公斤饲料拌5克药喂饲,一周一次。消化道炎症也可用乳酸诺氟沙星兑水喷洒。
室外开放式养殖是南方地区蜗牛规模化养殖经济的方法,具有投资少,管理简便,产量大、病害少、效益高的特点。具体方法是: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选择背风、潮湿、阴暗、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山脚、坡地或荒地作饲养地,以便于蜗牛生长繁殖,也可在土壤稍差的地块为人覆盖一层有机质丰富的腐殖土或沙土进行养殖。土壤湿度控制在30%——40%,并在土壤上撒些石膏粉或蛋壳粉、骨粉等以补充钙质。饲养地还需在雨季排水方便。
二、饲料来源在饲养地内种植蒲公英、莴苣、青菜、胡萝卜、荨麻、红薯等植物让蜗牛自行取食。同时还需投喂适量的瓜、果皮及精饲料。精料投喂是将麦麸、玉米面、马铃薯、酵母粉和蛋壳粉混合调成糊状,涂抹在青菜叶片上后投放在饲养地,任蜗牛自由取食,也可将精料放在食槽内供蜗牛食用。
三、防逃将60厘米高尼龙网、塑料窗沙的下部延饲养场四周埋入土中,上部向内连续弯成两个直角,形成“7”的防逃网,并在网脚开条小水沟,使蜗牛望水而止。或是利用蜗牛对3伏交、直流电或10伏脉冲电刺激有强烈回避反应的原理,在饲养地四周沿地面用裸露导线做成围栏,导线两端接6伏交、直流电源或15伏脉冲发生器。或在饲料地周围用生石粉撒一条10厘米的阻隔带,也有较好防逃效果,但石灰遭雨水淋洗后要补撒。
四、遮荫在场四周种上树木或向日葵之类高秆作物,或种植搭棚的南瓜、丝瓜、豆角,也可用柴草或遮阳网搭设荫棚。
五、日常饲养管理1、保持饲养地潮湿,但不能积水。干旱天气每天浇水1——2次,并在空闲地面盖上柴草,保持地面湿润。雨季注意排水。2、防止天敌 侵害。对蚂蚁用水沟灌水(水上滴油更好)阻拦或用鱼、虾、糖、骨头等诱杀。老鼠可用刀药或捕鼠或养猫来对付。乌类可在高秆作物上系铃,以铃声驱赶。
六、适时采收当饲养地密度过大时, 要适时采收个体较大的蜗牛;在冬季来临前,气温降至15℃时,要及时采收全部蜗牛,大小分开,小蜗牛在室内加温养殖或集中越冬。采收完毕后,冬季还可以在饲养地内种一季蔬菜。
白玉蜗牛养殖业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已将蜗牛养殖一条龙生产列为扶贫项目。农业部、国家科委、国家专利局、中国农科院等有关部门领导都参加过蜗牛生产开发研讨会、新产品交易会,积极支持蜗牛养殖业的发展。沿海省、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将白玉蜗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作为细胞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列入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以开发的白玉蜗牛新技术产品为龙头,以有较强实力和较好信誉的内外资企业为核心层,以从事蜗牛开发、科研、加工、贸易单位为紧密层,以规模养殖场和其他从事蜗牛开发的单位为松散层,组建了“中华蜗牛开发集团”,在信息服务方面,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协会主办的《中华特种动植物产业报》已试刊两年,即将公开发行;由农业部有关部门牵头,全国800多家从事特种动物养殖的单位,成立了“中国特种养殖信息网络”,并办有《中国特种养殖信息》半月刊,以沟通特种养殖信息;此外,由于我国有足够的种源,全国各地市县政府多种经营职能部门抓住契机,牵头共办了一大批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种动植物开发公司实体,不少县市已将白玉蜗牛养殖业列为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一改过去“重林界,轻养殖”的偏向,实施“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