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肉猪的去势工作,随着饲料配方的调整和猪只品种的改良,猪只的生长周期明显缩短,所以小母猪一般不做去势手术,而公猪则不然,若不去势,会导致肉有臊味而不能食用,再加上公猪性情不安静,经常打斗的特性,还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对于我国的地方品种,以上现象尤为明显。所以除了种用外,其它公仔猪都应去势,从而达到生长快、肉质好的目的。可是,仔猪去势做不好就会导致仔猪死亡,影响生产效益,下面金宝贝发酵床总结仔猪去势重要方法,确保仔猪成活。
仔猪去势前的准备工作
在仔猪去势前1d,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可减少环境中病原菌的数量,减少病原菌与切口接触的机会。术前所有器械、缝合线消毒(备用);手术者指甲剪短磨平,用肥皂水、清水洗净后再用消毒液消毒;去势时切口部位去毛、清洗、之后用5%碘酒消毒,75%的酒精脱碘,防止病原菌侵入。
对要去势的仔猪禁食3~4h,但可正常饮水,避免去势时压迫胸腹腔,猪只排出粪尿从而污染了手术部位。观察猪只精神状况,确定去势猪群的健康后再去势,尽量避开有疫病流行威胁时期,因为去势对于仔猪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会使仔猪的免疫力受到影响,如果周围病原易通过伤口入侵,就会引起猪只疾病的的发生、流行。术前对个体较大的生猪要接种破伤风疫苗;对弱小仔猪和病患仔猪应暂缓去势,弱仔猪由于本身抗应激性和抗病力差,若此时去势会由于自身体况差而应激过大导致发疫和死亡,若应暂缓去势,则有利于弱仔猪体能的恢复。
仔猪去势时间的选择
散养户和小型猪场通常在仔猪20日龄左右或断奶之后能正常采食进行去势。而规模猪场往往在仔猪10日龄左右进行去势,此时仔猪尚处在母源抗体有效保护范围之内,此时去势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于猪只应激水平较小,出血量少,伤口愈合较快,不易感染疫病。若去势日龄过早,睾丸小而易碎,不易操作。若去势过晚,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自身免疫机制尚未健全,处于免疫低谷期,此时去势,出血多,伤口愈合慢,疼痛感强,应激大,影响仔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还有可能导致病原菌侵入,引起伤口感染引发疫病。
去势一定要选择温暖晴朗的天气,以早晨或上午去势,有充分的时间观察猪只去势后的变化,以防出血等意外的发生。尽量不要在高温潮湿或严寒天气做去势,即使要操作,也要控制好圈舍内的温度。不在阴雨天去势,极易导致伤口感染发炎,引发猪体发病。
去势不宜和断奶、免疫同时进行。去势本来对机体就产生很强的应激,若同时进行,会对机体产生很强的应激,导致猪只免疫力的下降,很容易诱发疾病。如要免疫和断奶,宜错开一段时间再进行。疫病流行期也不宜去势,避免周围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猪体,诱使猪只发病。
仔猪的去势方法
仔猪保定后,对切口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切口破伤风杆菌的进入。手术者一手把睾丸推向阴囊的底部,使阴囊皮肤变紧;一手持刀从阴囊缝切开皮肤和总鞘膜,刀口不宜过大,以刚能挤出睾丸为宜,睾丸挤出后挫断睾丸系带和精索,之后从原阴囊切口切开阴囊中隔,摘除另一侧睾丸。睾丸挤出后,用手指捻转精索和血管,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对于精索较粗的公猪,手术过程中单纯用捻转来止血,有时不能封闭精索内动脉口,可进行结扎来控制出血量。操作完毕后,仔细检查是否有隐性腹股沟疝导致的肠管脱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刀口部撒上抗菌药物,防止感染和发炎。同时注意去势不宜在圈舍旁进行,避免母猪和其他仔猪看到而造成惊吓。
去势刀口不用缝合,一般2~3d可自行愈合。仔猪手术切口尽量处于阴囊下部,此处切口小、位置低,不易沾染粪便,外界异物也不易侵入,同时可避免血液和腹水的滞留,减少伤口的感染和发炎。切口应顺肌纤维的方向,避免切断肌纤维,利于刀口愈合。去势过程务必小心谨慎,注重细节,确保顺利完成。保定时两脚压力要适当,既起到保定作用,也不致于踩伤仔猪。切忌粗暴野蛮,切勿踩伤仔猪。
去势完毕后,挤出仔猪尿道内的积液。为防止蚊虫和苍蝇叮咬,可在圈舍内喷洒驱虫药物。
去势后的饲养和护理
去势前后5d,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黄芪多糖等提高猪群的抗病力,添加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多给予营养成分丰富且容消化的饲料,清洁的饮水,增加营养,增强猪只抗病力。经常观察猪只行动,避免其伤口接触污物。每天打扫圈舍,清除粪便,保持栏圈清洁干燥卫生。使用干撒式发酵床可防止术部粘附粪便引发感染(干撒式发酵床模式养猪圈舍没有粪便,干净卫生,不潮湿,没有蚊蝇)。去势后尽量避免提、抓、防止腹压加大,创口出血,肠管滑进创口等现象。
仔猪去势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去势不仅可使猪只性情变得温顺,提高猪只的生长速度,还能改善肉的品质,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操作不当,对猪只造成影响很大,从而导致流血感染发病甚至死亡,给养殖带来不利影响。希望本文能对广大金宝贝发酵床养猪客户们在以后仔猪去势工作提供一些技术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