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砖雕,对于很多古建筑爱好者来说,不会陌生。所谓砖雕,就是一种古代建筑上面常见的装饰物。其工艺比较复杂,首先要烧制好青砖。对于青砖的要求也是极高的,不能有任何瑕疵。烧好青砖以后,工匠再在上面雕刻,整个工期下来有快有慢,主要看砖雕大小和纹饰的复杂程度。
“五福”、“三多”观。在民间五福指:福禄寿喜财,三多指多福、多寿、多子孙。在砖雕艺术中就有很多反映这类民俗观念的作品,如“福禄寿”“五福捧寿”、“葡萄”等。
功成名就观。历代人们都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科场得意、金榜题名,官运亨通,因此人们把代表此类观念的图案融于民间艺术中。在砖雕艺术中有许多此类砖雕作品,如“三元及第”“状元夸官”“鱼跃龙门”等。
砖雕较木雕、石雕而言,砖雕的成本较低,原料易取得,工艺难度不大,比石膏结实、耐用,且曼具用性,和观赏性。所以我们更要把砖雕传承下去,让砖雕工艺品在吸收外来文化元素的同时永远根植于我们民族的工艺,要融八现代的生活元素,取材更加广泛,不断创新制作出让消费者看得上、买得起、带得走、耐欣赏、可实用、想收藏、能升值的砖雕新作品。
由于砖雕体积较小受到限制,因此它的造型较石雕、木雕而言,不是很丰富,加上岁月的流逝,以及入为地破坏,留存下来的砖雕就更少了。清末至民国初年为砖雕发展的鼎盛期,其雕刻工艺特别细腻复杂,处理上大都是前景对象施以圆雕或半圆雕,中景的场景如楼阁、廊柱为镂雕,背景的屋宇,山水树林等雕刻辅以一定深度,前后可多达9个层次之多,前呼后应,层层深入,刀工精致,具有层次感和距离感,令人惊叹。光影效果显着,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砖雕的用料与制作也极为考究。一般采用经特殊技艺烧制、掷地有声、色泽纯清的青砖为材料,先细磨成坯,在上面勾勒出画面的部位,凿出物象的深浅,确定画面的远近层次,然后再根据各个部位的轮廓进行精心刻划,局部“出细”,使事先设计好的图案一一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