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柄长15-30厘米;小叶4-8对,膜质或纸质,披针形或近卵形,两侧稍不对称,长2.5-6厘米,宽1.2-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利锯齿,顶生小叶通常3深裂,腹面深绿色,无毛或中脉上有疏毛,背面鲜绿色,嫩时被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侧脉纤细,两面略凸起。
文冠果适应在草沙地、撂荒地、多石的山区、黄土丘陵和沟壑等处、甚至在崖畔上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中国北方许多地区如内蒙、山西、陕西、河北等省曾大面积栽培。文冠果喜阳,耐半阴,对土壤适应性很强,耐瘠薄、耐盐碱,抗寒能力强,-41.4℃安全越冬;抗旱能力极强,在年降雨量仅150毫米的地区也有散生树木,但文冠果不耐涝、怕风,在排水不好的低洼地区、重盐碱地和未固定沙地不宜栽植。
文冠果抗逆性强,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特性,但人工栽植存在着品种差异大、结实不稳定等现象,因而产量低,效益差。该技术在总结近来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将文冠果造林分为油料林和生态林进行经营管理,最大作用地发挥文冠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整地:丘陵或缓坡沙地实行带状整地,带宽2米左右,深度30厘米,带间距由行距而定;荒山坡地或局部起伏较大的半固定沙地采用块状或穴状整地,深度在30厘米;流动或半流动沙地应先设置沙障,待沙地固定后再造林。
造林密度:适当稀植,株行距3米×4米,每666.7m256株;株行距4米×4 米,每666.7m242株;株行距4米×5 米,每666.7m234株;两行-带可采用2米×3米×6米,每666.7m274株,3米×3米×6 米,每666.7m250株等。
造林方法:穴状栽植,栽植穴径、深均为30厘米,平缓地块南北行向栽植,丘陵、山地、坡地沿等高线栽植。栽植时确保苗木根系舒展,根茎外露,踏实后浇透水,待水渗后再覆-薄层干土,修成低于地面15厘米、直径70-80厘米的蓄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