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距尺又称道尺。轨距尺常见两种:万能道尺、螺旋道尺。
万能道尺是在摆放完道尺后可以直接通过水平气泡读取水平值;而螺旋道尺是在摆放完道尺后,通过调节螺旋尺盘,将水平气泡居中,然后读取尺盘值得到的。
在测量前首先要确保轨距尺是否合格,在有效期内是否维护。轨距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化太大。
在使用前应该校对水平是否有误。用轨距尺读取制定位置的水平值,然后调换尺头,读取水平值。两次读数值不可同时为正、为负,且两次读数值相加和的绝对值应该小于1。 否则应该校正。
在测量直线地段时,比较简单,每6.25米测量一尺,25米轨分为接头、小腰、中间、大腰四部分,12.5米则测量两点。
在测量曲线地段时,应注意轨距加宽和超高。
如果存在超高的情况,万能道尺的尺头应该放在曲线下股上;螺旋道尺则少了很多麻烦,可以直接测量。在直缓到缓圆或圆缓到缓直区段,应时刻注意超高的变化,以每点的超高值作为相对零点,读取水平高低。例如超高32,水平值为34,那么读数为2。在量取曲线时,测量员应该与记录员配合密切,因为测量员不同,读数习惯也不同。有的喜欢直接读取上股值,有的直接读取下股值,如果不习惯的话,在分析数据时,会照成三角坑的判断错误。记录员应该及时的记录调尺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五点位置,和曲线要素。
如果存在加宽的情况,则不存在轨距尺上的问题,也不用调尺。其他相仿。
在测量道岔时,注意应将尺头放在基本轨方向。测量点分为:1.尖轨前顺坡终点; 2.尖轨尖端; 3.尖轨中部(尖轨刨切终点,只读轨距) ;4.尖轨跟端直股;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处); 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跟端1.5m ); 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3m); 8.导曲线中部 ; 9.直股中部 ;10.直股后部;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 ;12.辙叉曲股前(道尺不应放在辙岔部分上);13.辙叉曲股中(轨距尺应该调尺,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1391,1348);14.辙叉曲股后(道尺不应放在辙岔部分上);15.辙叉直股后 ;16.辙叉直股中;17.辙叉直股前。此乃书本上的规则,有时在工作中,只要测量员跟记录员配合好,完全可以凭自己心意来测量。
在使用道尺时,应时刻想着要测量什么,而不是按照规矩去办事,单凭一个所谓的基本轨来说,本人认为没有一个所谓的定义,只要记录员写清,分析线路不会出错即可。再比方所谓的91、48,只是一味的想拉一把,推一下,未免把书读的太死了。如果明白了——查照间隔是指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