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剪纸
榆林剪纸是榆林珍贵的地方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陕北剪纸的精华,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
术奇葩。
榆林剪纸因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滋养,有神州南北东西八面来风的熏陶而淳厚隽永,古朴生动,多
姿多彩。它兼备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写意豪放和南方剪纸工巧细致、写实秀美的特点,具有
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的内涵。具体来说,榆林剪纸以
地域又可划分为三个板块,体现出多元文化相交相融的特色:
以绥德、米脂、佳县及横山东南部为中心的南部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腹地,陕北文化的发源处,民
间剪纸体现出黄土艺术的本色和汉画石像的艺术特质,造型饱满厚实,多突出面的浑厚圆润,体积
感强,线条冼练夸张,曲多直少,美感显明,重视表现画面的神韵,其风格与比邻的延安市安塞、延川
等地剪纸相近,属本土文化的延续;以神木、府谷及榆阳草滩区为代表的北部地区,紧邻内蒙古,受草
原文化影响较大,剪纸风格在黄土文化本色基础上,更显得粗犷豪放、洒脱不羁、剪工粗糙、造型多变
异夸张,体现出蒙地宗教的神秘韵味,多镶色剪纸,贴金镶银,铺红盖绿,显现出蒙族人审美情趣;以
靖边、定边及横山局部为中心的三边剪纸素以小巧玲珑著称,剪工细致剔透、造型生动逼真、图案空灵
俊气,柔中见刚,在粗犷的北方文化语境中,显然是个另类。据行家分析,这是飞来文化,或
许是历代在这里戌边的、从政的以至迁徙流放的江浙籍人士及其家属带来的南方剪纸艺术在此处落地生
出的花。三个板块的剪纸,共同构成榆林边塞文化的剪纸特色。
千百年来,榆林剪纸以窗花、喜花、寿花、炕围花、祭祀花等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年年岁岁、
世世代代,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文革飓风中,民间剪纸与四旧一起被扫除。至上世
纪80年代,剪纸才在文物普查中被重新发掘出来,并流光溢彩了一阵子,以至有三边剪纸赴省进京展出
,路培桂等剪纸妇女成为远近闻名的剪纸艺术家,定边、靖边两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
的盛况,成为改革开放后榆林剪纸起死回生的第一个浪头。此后便是好几年的偃旗息鼓,悄无声息。
到90年代中后期,在佳县妇联的组织推动下,属绥米剪纸部分的佳县民间剪纸异军突起,与市场早抢摊
,在世妇会上亮相,隆重推进了剪纸艺术大师郭佩珍,形成榆林剪纸发展中的第二个浪头。
第三个浪头是从2003年起,持续至今的抢救保护、发掘弘扬阶段。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和都市文明的发展,作为自然经济产物的传统民间剪纸日渐亮相,出现人亡艺绝的危机。为保护和弘扬
这一凝聚着先民智慧、承载着历史信息的民间活态文化,榆林市委市政府及时作了强调和安排。市政府
于2003年4月份召开了专题会议,并组织与会人员赴安塞县参观考察,对市县有关部门和组织予以指导、
鼓励和支持,拉开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工作的大幕。其中,神木县文化局率先组织了民间剪纸培训
活动,打响了振兴榆林剪纸第一炮。2003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榆
林市剪纸学会成立,12县区的剪纸专家、艺人爱好者上百人齐聚麾下,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
本市民间剪纸资源的调查摸底,对重点艺人的资料收集建档保护,年轻作者的传承培训,地方文化的宣
传弘扬,剪纸产业的研究开发工作。2004年春节期间,剪纸学会配合市文化局举办了全市首届民间剪纸
展览,展出来自各县区的千余幅作品,极大地调动了全市新老作者的积极性,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地方文
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初步展示了榆林剪纸的创作实力和边塞文化的艺术特色,引起市内外多家媒体的
关注,中央电视台也作了滚动播出。2006年9月,榆林市民歌节期间,剪纸学会与市文联合作,隆重推出
榆林剪纸四人展,展出4位青年作者的传统型、创新型作品,博得省内外专家来宾的高度赞赏,为民
间剪纸的继承、发展作了有益的尝试。
几年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支持下,市剪纸学会等文化组织及市县政府部门、政协文史委组织参与
下,开展了调研、视察、展览、培训、出版剪纸专辑等多种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榆林剪纸从衰落
的困境中走出,并日渐繁荣活跃起来,显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形成了阵容可观的队伍。目前,全市参与剪纸活动的人数众多,而且是老中青结合,原生态、传统
型、创新型三种剪纸俱全;地域分布广泛,仅剪纸生态圈就有米脂、绥德、靖边、安边、定边、神木等
10多个,已基本形成保护发展继往开来的格局。
二是拥有了一定的创作实力。仅市剪纸学会就有经常性会员近百人,为市内外文化名人和各县区剪纸能
手。其中近20人屡屡在国内各种展览竞赛中获大奖。郭佩珍被授予国家级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周平
英在美国出了剪纸专著,曹宏霞获省级民间艺术大师荣誉,华月秀已成为三边剪纸的品牌作者,张
晓梅特有的艺术修养,被延安市的吴起、子长等县看中,聘为地方文化专著的特约撰稿人和编辑。在国
内近年举办的陕西省传统民间艺术保护与发展论坛、200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届国际剪纸艺
术节、2007年的山西大同市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节、2006年江苏南京市国际剪纸艺术展等活
动中,榆林剪纸作者凡参与者即获奖,而且金奖银奖比例不小。不少行家认为,榆林剪纸队伍的创作实
力胜于延安。
三是凸现出魅力无限的地方特色。绥米剪纸朴实厚重、流畅自然,神府剪纸粗犷豪放、诡异斑斓,三边
剪纸温婉俏丽、玲珑秀致全市各县乡地境相连,剪纸却大同中有小异,共性中含个性,异彩纷呈,
共同构成多方文化水乳交融下的国内外看好的榆林品牌文化。在国内外许多展览竞赛及文化交往中,榆
林剪纸常常因恢弘大气、丰厚耐看、群众效应好、艺术感染力强而备受赞赏,不少人认为已胜过国内一
些知名品牌。在众多的剪纸作者中,华月秀剪纸空灵剔透,纤巧妩媚,将三边剪纸演绎到极致;李珍珍
、李凤琴、封智淑、李桂芳等众多老人的原生态剪纸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他如马春荣的传统式剪纸
,艾剑英的大幅民俗画,赵向峰的面花剪纸,曹宏霞的漫画式剪纸,张晓梅的装饰性剪纸,方卉的速写
移植,陈世荣的工笔剪画,汪永红、李改琴、李凤英、曹毛女、陈艳芬、郑飞雁等工巧秀美的大窗花、
小窗花,王有斌、鲍登发、郭宏雄、黄建雄等人的民俗剪纸等等,众多的剪纸作者各有绝技,作品各有
千秋、各领风骚,使榆林剪苑姹紫嫣红,满园春色。
四是打开了部分剪纸市场。目前,市内已有信天游、兰花花、巧媳妇等好几家以销售剪纸
产品为主的公司,为榆林剪纸从炕头窗格走向市场,做出了可喜的开拓。大部分知名作者基本通过慕名
求货的渠道向外推销,每年都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地宣传了榆林的地方文化。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榆林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犹如煤油、气、盐一样,是一种可贵的优势资源。在建设
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的进程中,大力弘扬榆林的传统民间文化,特别是风姿绰
约的榆林剪纸,更是实现三大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高明选择。